[好文分享整理]父母預設標準答案,孩子就不會再思考
這樣問話,教出會思考的孩子:每次對話,都是思考力的鍛鍊,培養孩子受用一輩子的能力!
1)))耳提面命地指導,不如和孩子一同思考
如果孩子問:「為什麼一定要讀書呢?」可以回答:
「如果不讀書會怎麼樣呢?」
「如果讀書,一定會有好事喔。你覺得會是什麼好事呢?」
用這樣的方式,促使孩子探索「為什麼需要讀書」的答案就可以了。自行探索得到的答案,和填鴨式或死背的答案不同,在孩子腦海中具有「真實性」,湧現讀書的幹勁(即使只是短暫的)。
另外,不管是「為什麼使用環保袋是愛護地球」的大哉問,或詳細說明「什麼是環保袋」、「為什麼要愛護地球」等細節問題,孩子對於每天的生活、地球,能夠就自己的年齡去思考。而且,自行找到答案的孩子,也能建立「我能夠這麼思考」的自信。
2)))隨時「反問」孩子,激發孩子的求知慾
因為希望孩子能更頻繁地思考,每當孩子提問時,我總是不會先說答案,而是說:「我不曉得耶,你自己想想看」、「你先查看看」
即使老公在場,當孩子問:「為什麼?」他也總是以「為什麼呢?」反問孩子。然而,像我們這麼「笨」的夫妻,孩子並不認為我們是「沒有權威的父母」。即使多少裝笨,孩子也不會小看父母,如果父母只需要「變笨」就能拓展孩子的思考能力,我非常樂意當個傻瓜。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19934